她听不见世界的声音,却活得比我们很多人都响亮
你听说过“听障女孩当网约车司机”吗?
不是励志短片,不是公益拍摄,是真人真事。
她叫蒋露,29岁,三年前,她开上了网约车。她不说话,听不见,但她每天开着车,穿行在城市中:
“每天赚够500块,我就收工。”
这不是“感动中国”那一套煽情叙事,这是她生活的“日常”。
1岁那年,一针药把她的世界按下了静音键
100天大的时候发烧,医生打了一针庆大霉素,耳朵聋了。
从那天起,她听不见世界的声音,也再没听到过别人叫她的名字。
她的童年,是戴着助听器、低着头、躲避别人异样眼神的十几年。
她曾试图去普通小学,但别人看她的眼神、窃窃私语太锋利,她承受不了。
“我只能摘下助听器、低着头、不敢和人对视。”
她退学了,转去了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——在那里,她第一次学会了不怕别人看自己。
她说,送外卖的时候摔倒过很多次,但从没摔倒在自怜里
大学毕业后,她学的是动画设计。本可以一辈子在小公司里做美工,拿着稳定工资,安稳过完这一生。
但她不愿意。
她想去看外面的世界。
她跑去深圳,做过餐厅杂工,送过外卖。她听不见电话怎么办?
“我用AI电话语音转文字,手机打字回客户,一样能送。”
有一次,为了赶时间,她骑电动车摔倒,膝盖破得血流不止。
她哭了吗?
没有,她只是记住了——“别急,以后绕远一点。”
跑网约车后,她贴了一张纸在车里:“我是听障司机,请多包涵”
她开的是普通的新能源轿车。
她不会说话,所以在车里贴着一张纸:
“您好,我是听障师傅,如需沟通请打字。”
她说:“80%的乘客都能懂我,还有一些会简单手语。”
一次中秋夜晚,她送一个男乘客回家。
那人下车后递给她一行字:
“节日跑车辛苦了,我打赏了你200块,早点回家,吃点好的。”
还有一次,她接到两个行李超多的乘客,结果发现——
他们也是听障人士!
“我们三个在车里用手语聊了整整20分钟,那一刻我觉得,原来听不见的人也能有声音。”
她不是在“感动你”,她是在“活给自己看”
有些人可能觉得她励志,是一位“特殊的坚持者”。
可如果你听她说话(用文字、手语)你会发现:
她不是苦情,也不是感恩社会。她只是活得真实、有力,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。
她画画很好,会自驾旅行,前阵子一个人开车去了海南。她跑车的时候有目标:
“每天赚500,够了我就收车。自由一点,不用朝九晚五。”
这个女孩告诉我们:残疾不是标签,自卑才是
我们这个社会对“听障”、“残疾”还是太过滤镜化,一方面觉得“好伟大”,另一方面却又经常带着怜悯目光。
可蒋露用实际行动告诉你:
“我不是励志故事,我只是努力工作。”
她跑单、旅行、画画、用AI工具沟通、靠劳动养活自己,她甚至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更清醒、更自立。
最后我只想说:
你可能听不见她的声音,但她的坚持与尊严,比很多人都要响。
实盘配资一般不超过多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