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,成功后将成为脊柱病患者的福音。”7月29日,固原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张志介绍,该院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(唐都医院)、西安交通大学等6家院校企单位共同承担“具有成骨活性的3D打印多孔PEEK/HA椎间融合器的创新转化研究”项目,这是2025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第一批立项项目之一。
脊柱退变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,宁夏每年罹患人数近40万人,其中近4万人需要手术治疗。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脊柱退变的重要手段,而椎间融合器是关键治疗产品。“传统融合器植入后,会出现融合器界面骨整合不良,常常导致融合失败,新型椎间融合器则采用新材料新技术,能更好地融合。”作为项目负责人,张志表示,目前已争取项目资金215万元,企业配套资金505万元,预计3年后便会应用于临床。
在骨科住院部,一面墙壁上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,每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“医者仁心”的故事。其中一面写着“医德高尚众人赞,医术高超创奇迹”的锦旗,张志记忆犹新。
彭阳县一位70多岁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,一侧髋关节比正常一侧短了10厘米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长短腿”。从16岁时就影响其正常生活,50多岁时已经完全丧失行动能力,后来患者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该院就医。张志接诊后,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,在骨科手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手术取得成功,患者两条腿术后矫正差距缩小了8厘米,不仅可以正常行走,还可以下地干活。
展开剩余49%“从业30多年,做过的手术有六七千台,接诊的病人上万名。”张志自1992年大学毕业即投身临床一线,在关节、创伤、脊柱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尤其擅长髋、膝关节置换手术。他率先在全区开展人工髋、膝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,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。在他的带领下,骨科团队先后成功完成了“全脊椎切除重建术”“骨盆肿瘤半骨盆切除重建术”等多项高难度手术,填补了地区内的多项技术空白。
为进一步提升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,张志还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。他带领团队建立“固原市医院数字骨科3D打印技术中心”,将骨科3D模型打印与导板设计应用于骨科临床工作。
在张志及其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,许多原本因疾病而失去行动能力的患者丢掉了轮椅,甩掉了拐杖,重新站了起来,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。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,为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光,诠释了新时代医者的责任与担当。
凭借在骨科领域的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,张志先后获得“自治区医疗卫生骨干”“塞上名医”“六盘名医”“六盘英才”“名医工作室领衔人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今年,他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《国际生物大分子》上发表的关于骨肿瘤治疗方面的学术论文,更是获得了7.7分的高影响因子。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学术水平的高度认可,也为固原市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在国内外学术领域赢得了声誉。
来源:宁夏日报
发布于:北京市实盘配资一般不超过多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